7月10日,中国证券报·中证金牛座记者获悉,截至6月30日,上交所累计已有53只高成长产业债成功落地,多地区、多类型企业相继完成创新性发行,金额合计373亿元。今年以来,已有80余家非银机构参与该产品投资。
上交所建立了全链条的高成长产业债服务团队,对有良好的偿债意愿和信用记录、无财务造假的实体企业,创设“交易所搭台,市场主体唱戏”的服务模式。高成长产业债团队已建立高成长产业债动态项目库,通过“一企一策”精准服务,深度挖掘企业融资需求。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交所将联合各条线举办全市场业务培训,并面向全市场推广和收集项目情况,推动产品常态化发行,筹备高成长产业债发行人集体路演,加快上交所债券分层市场的建设,力争全年高成长产业债发行规模达到百单。
业内人士介绍,高成长产业债是一项服务国家战略,合理容忍信用水平变化,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和交易机制,建立风险合理分配和市场化退出机制的市场化产品。“甚至可以更简化地理解为国外高收益债券市场,并且剔除了投机属性过强的垃圾债市场,核心目标是加强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。”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。
“市场参与者提起‘高收益债’这个词都觉得比较负面,认为它与违约撇不清关系,这种疑虑是源于对它的定位不够清晰。其实市场需要一款既有收益,又能让投资机构买得放心的特殊产品。”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,“所以我们提出的解决路径就是打造一个符合中国债券市场投资习惯、适应监管机构要求的‘高收益债’市场炒股在线配资,以鼓励信用分层促进资质不同的产业企业融资,以必要监管守好市场底线,这就是我们目前提出的高成长产业债市场。”
钱掌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